牙周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因素,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可能会导致牙齿脱落的牙周病影响到全球近10%的人口。而2015年全国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牙周病患病率高,成人各年龄组的牙周健康率均不足10%。此外,牙周病还是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下面一起来了解牙周病对口腔健康和全身的影响,以及可以采用哪些方法预防牙周病。
牵一“齿”而动全身✦

糖尿病
糖尿病是大家所熟知的糖代谢障碍疾病。糖尿病患者易患牙周疾病,并且患牙周炎后其症状和程度较无糖尿病患者更严重,常常伴发牙周肿胀、溢脓。另一方面,有研究显示,有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其血糖控制远不如无牙周炎患者。而有效的治疗不仅能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病症状,还可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少胰岛素用量。
心血管疾病
牙周病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大量科学研究表明,牙周病患者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牙周病的致病菌可以通过牙周组织的溃疡面(牙周袋内壁)进入血液,并经血液循环传播到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从而造成危害。
牙龈炎、牙龈瘤
妊娠期女性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牙龈血管扩张,使原有的牙龈炎症加重,如牙龈出血增多、红肿加重,甚至会出现牙龈增生,形成一个局部的牙龈肿物(妊娠期牙龈瘤)。如果孕妇牙龈出血多、牙龈瘤较大,会影响进食,造成生活不便和情绪紧张。
清洁牙齿要得法✦

预防牙周病,掌握正确刷牙的方法很重要。正确刷牙的关键有两点:一是牙刷到位,二是“面面俱到”。
牙刷到位指的是牙刷要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刷牙的目的就是要去除牙菌斑。牙面上的牙菌斑主要位于与牙龈(牙床)接近的牙面,相当于“牙脖子”以及两个牙齿相邻接的牙面。刷牙的重点应该放在龈缘附近的牙面和挨着牙缝的牙面。
具体方法如下:
将刷毛放于牙颈部,毛束与牙面成45°,毛端指向龈缘方向,轻轻加压,使刷毛末端部分进入龈沟和牙间隙。
牙刷在原位做水平颤动7~8次。颤动时,利用牙刷毛对牙面轻柔地摩擦,将黏附于牙面颈部的菌斑“揉碎、蹭松”。最后加一个“拂”的动作,将其从牙面上去除。
刷上下前牙的舌面时,将牙刷头竖起,以刷头的前端接触牙齿,做轻微颤动。
依次移动牙刷到邻近的牙齿,重复同样的动作。
刷咬合面时,刷毛垂直牙面略施压,使毛尖深入点隙沟裂,做前后方向颤动,再移至邻牙。
刷牙要按一定的顺序刷。移动牙刷时要有重叠,不要遗漏,尤其是最后一颗牙的后面。
通过正确的刷牙,能清除大约70%的牙菌斑,还有30%的牙菌斑存留在牙齿邻面,如果不及时清除,它们所产生的酸和其他有害物质很容易引起龋病和牙周病。这时,需要巧用牙线或牙缝刷进一步将牙菌斑清除掉。
如果已经出现了牙周病相关的症状或者口腔检查时发现已经患有牙周病,需要尽早寻求专业口腔医生,尤其是牙周科医生的帮助。


- 上一篇:洗牙后,医生建议做「龈下刮治」,有必要吗?
- 下一篇:你的牙齿为什么越来越长了?